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国内外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处理达标排放和综合利用。所谓综合利用,如生物质能的多层次开发利用,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选择,也是国际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焦点。综合利用也是建设生态农业,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办法。
但由于不同养殖场的管理方式不同,在综合利用过程中会出现养殖废水成分复杂、水量大、出水污染物指数高、稀释用水量大、季节性灌溉等各种问题。
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外采用的工艺流程大同小异,但一般都是“固液分离-厌氧消化-好氧处理”。但对于中国的水产养殖业来说,建设这种养殖废水处理设施所需的投资并不低,运行成本也很高。因此,探索设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已成为解决养殖废水处理污染的关键。
1.固液分离
无论用什么工艺处理养殖废水,都要先经过固液分离,这是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重要性和意义主要在于:第一,一般养殖场排放的废水固体悬浮物含量较高,可达16万mg/L,相应的有机物含量也较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以大大降低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其次,通过固液分离,可以防止较大的固体进入后续加工环节,防止设备堵塞和损坏。
此外,厌氧消化前的固液分离还可以增加厌氧消化的可靠性,减小厌氧反应器的尺寸和所需的停留时间,减少设施投资,提高COD的去除效率。固液分离一般包括:过滤拦截、离心分离、气浮、絮凝、重力沉降等技术。
目前,国内已有成熟的固液分离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养殖废水处理主要设备类型有格栅除污机、卧式离心机、气浮机、混凝沉降机和压滤机等。
2.厌氧处理
水产养殖废水属于“三高”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氮磷含量高,有害微生物数量多。因此,厌氧技术已成为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工艺。
对于养殖场的这类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消化工艺能有效去除大量可溶性有机物,运行成本低,COD去除率达85% ~ 90%,并能杀灭传染性细菌,有利于养殖场的防疫。
如果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处理固液分离后的养殖废水,虽然一次性投资可以节省20%,但由于其耗电量大,耗电流量是厌氧处理的10倍,因此长期运行成本会给养殖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厌氧消化不仅可以实现无害化,还可以回收沼气和有机肥,因此建设沼气工程将是中小型养殖废水处理的很好选择。